创作感言(3/5)
知名历史情节。
但仔细一想,在上述情节已知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向它的过程,才是最具吸引力与期待感的,便不把这项原因算作在内。
目前为止的每一个章节,都是对“天街踏尽公卿骨”的叩问与重塑。
作者尝试在历史与想象的罅隙间,寻找全新的叙事。
当然,还有第五个可能的原因:
“为什么不是书写崩了,或写的不好呢?”
我便是为此失落。
487的均订,与70的追订,似乎也在强有力地说明这一点。
于是我打开以往很少打开的作者群,探听其他作品的数据与情报,做了个有些冒险的决定:
在六月六号,无理由地请一天假。
根据群友们的经验,但凡请假之后恢复更新,追读必然会暴跌。
我想知道,这样的定律是否也会作用到本书。
如果是,说明书确实写崩了,确实该考虑完结这个故事,重新开始。
之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度过了六号、七号、八号。
九号中午胆战心惊地打开作者后台。
一看——
嗯?
追读竟然涨了?
且从那之后到现在,始终维持在相同水平,既没有出现暴跌,也没有出现暴涨。
这说明,每日追看的读者,对本书抱有的喜爱与期待,明显比我想象的还要深,才能打破“请假必掉追”的一般规律。
如果说,这件事只是让作者更有写下去的动力,那么另外两个数据则证明:
本书的成绩,还远未到天花板。
首先,收藏总量近两万八千,均订却不足五百。
这意味着,即便没有新流量涌入,仍有两万多名收藏读者,可能连前三章都没点开。
我只能弱小可怜又无助地表示:
“已肥可宰。”
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每位读者的雷区和爽点都不一样。
有人看到系统文就点X,有人看到无CP就弃书,有人觉得扮猪吃虎爽翻天,还有人却嫌套路太老……
说到底,好故事的标准从来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