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第232章 白莲教(上)(1/3)

第232章 白莲教(上)(1/3)

    "还有杭州府的折子吗,一并呈上来。"

    在先后翻阅并批示了燕王朱棣和杭州知府虞谦的奏本之后,朱元璋大有如释重负之感,身上的气势也不似最初那般咄咄逼人,反而露出了一抹狡黠的笑容。

    多亏了他有先见之明,在得知杭州府官商勾结的乱象之后,便第一时间派遣开国公常升携带着数千虎贲赶赴杭州,这才没有导致杭州的骚乱进一步扩大。

    不然的话,这杭州府的"骚乱"说不定还会进一步蔓延到其余江南重镇。

    毕竟这天底下的商人们都是一丘之貉,以蚕丝和桑布作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也绝不止杭州府这一个地方,例如那苏州府,常州府,都拥有规模不容小觑的织坊。

    如若这些地方同时乱起来,还真会对朝廷造成不小的影响。

    "回陛下,还有曹先生的折子.."吞咽了一口唾沫之后,老太监朴仁猛便是神色怪异的将一封同样被他特意标注的奏本递到了朱元璋的身前。

    按理来说,莫说像曹爽这等品秩仅为九品的"不入流"官员,即便是寻常的五品官员都没有单独上奏的权利,例如那杭州知府虞谦,不就是被同为城中办公的布政使陈立整整压制了数月之久嘛。

    "放肆,下回有曹先生的折子,第一时间跟咱说。"

    闻言,本来已经打算闭眼假寐的朱元璋顿时激动起来,一把接过朴仁猛递过来的奏本,并迫不及待的翻阅起来。

    他可没忘记,他将曹爽等人派去杭州府的"初衷",乃是为了寻找到当地商人偷税漏税的证据,继而为后续整顿"商税"埋下伏笔。

    现如今,这杭州府"乱象"的源头始末已是一清二楚,他也可以着手向朝中那些言辞激烈的御史言官们"发难"了,在朱棣刚刚出京的那几日,这些掌握着士林舆论的御史言官们可是没少上蹿下跳,试图阻挠朝廷整顿杭州府。

    "奴婢遵旨。"见朱元璋把话说的严重,朴仁猛赶忙躬身应是,而不自觉坐直身子的朱元璋也没有心思回应,而是逐字逐句的看着曹爽的奏本。

    ...

    ...

    "好一群念佛诵经的得道高僧们,当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呐.."半晌,朱元璋沙哑的声音幽幽响起,其深邃的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