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都市言情>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第754章 机制可塑,制度不可退(1/3)

第754章 机制可塑,制度不可退(1/3)

    五月初夏,星城市被滚烫的阳光浸透,地表温度逼近四十度。然而市政服务指挥中心依旧冷气运转如常,会议室里的显示屏上,一条又一条数据脉络交错而行,仿佛一座城市的神经元在悄然跳动。



    “机制自演算模块,已在西城区实现全天候运行。”技术负责人杨启舟汇报道,“涉及政务、医疗、公安、教育四大领域的事件响应率提速42%,数据同步延迟降低至2秒内。”



    “但我们发现,当涉及跨区调度、跨层级响应时,部分模块依然存在反馈滞后。”



    李一凡盯着大屏幕上的波动曲线,沉声问道:“问题出在权限映射表还是响应逻辑冲突?”



    “后者。”杨启舟点点头,“尤其在非紧急事件的优先级调度上,地方惯性思维和系统设定出现偏差。”



    “这就要设计制度阈值。”李一凡闭了闭眼,“不是所有机制都追求效率,有的必须考虑容错和韧性。”



    “我们建镜台,不是为了制造政务机器人,而是要给人性的治理留出结构空间。”



    他知道,每一次看似技术层面的问题,背后指向的都是制度逻辑。而制度,是由人构建的系统意识形态。



    此时,凡星智控的最新建模团队也交来了一个全新的试验性模块:制度弹性评估器。



    “这是一个模拟模块。”首席建模师林千里汇报,“当我们输入一项政策,并设定若干极限变量(如经济下行、突发灾害、官员更替等),系统将自动评估这项制度的韧性、适配性和稳定性。”



    “你可以理解成,是对制度进行‘抗压测试’。”



    李一凡拿起鼠标,点开模块窗口。



    他随手输入一条“街道办事处可下放部分初审权”的制度样本,又设定变量:“街道干部更替频繁”、“上级主政者风格保守”、“本地经济进入下行通道”。



    几秒后,系统评分弹出:制度韧性指数 2.6 / 5(弱),推荐修正路径:保留部分授权、引入监督接口、设定反制触发机制。



    他喃喃道:“制度不是死规则,而是要能承受时间、环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