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香江未乱,心战先至(2/3)
对话夜’活动,场地设在湾仔图书馆、香江科技中心与九龙老街书吧。我们将同步直播,占用信息渠道入口。”
赵灵接话:“通过‘共在感’的构建,打破‘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让他们看到,参与公共议题不等于去广场呐喊,还有另一种表达方式。”
李一凡缓缓点头,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凝望远处那座隐约可见的议政广场。那里明天可能聚集上千人,也可能因一场“叙事干预”而化解于无形。
他记得,五年前重返人间,第一次在香江考察时,就悄然在心中埋下一枚种子。
香江不是棋盘,香江是山河。不能让任何势力,用人为激化的手段,让这里成为撕裂的伤口。
—
时间缓缓走向深夜。
赵灵带领的舆情引导团队持续监控数据,随着平台热搜的逐步变动,“广场”“集结”等词汇的出现频率正在下降,而“青年就业支持”“高考特辑”“香江夜间经济发展计划”等词汇迅速上升。
此时,在香江理工大学的创意楼下,一场青年音乐对话沙龙正在进行。一位21岁的学生拿起吉他,自弹自唱一首名为《城市凌晨》的新歌。直播间弹幕飞快:
【谁说年轻人不思考?我们在发声,只是不想用呐喊的方式】
【终于有个角度,不需要愤怒才能表达】
【谢谢你们没有放弃建设这座城市的想象力】
另一边,在九龙西的一间老式茶餐厅,凡星旗下的纪录片组正在拍摄夜班工人的真实生活。老李,一名快60岁的电梯维修员,说了一句:“年轻人要闹就闹,但也要知道,把城市修好,比把它砸碎更难。”
这句话,剪进当晚凌晨上传的纪录片中,最终在短短两小时内播放量破百万。
香江的另一种声音,正在穿透层层叙事迷雾,重新浮出水面。
—
6月9日凌晨,01:30。
李一凡坐在办公室,接到赵灵传来的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