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都市言情>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第610章 权力之下:制度改革如何改变官场晋升逻辑(2/3)

第610章 权力之下:制度改革如何改变官场晋升逻辑(2/3)

专门留下来,与李一凡单独交谈。



    “老李,你这个制度,我承认有价值。”李永中率先开口,“但你想过没有,如果干部晋升只看这些量化指标,会不会导致‘唯数据论’,反而埋没了那些敢担当、敢拍板的人?”



    “比如,一个县委书记,顶住压力推进一个老旧小区改造,得罪不少人,投诉多了,数据不好看,是不是反而升不了?”



    李一凡点了点头,没立刻反驳,而是沉默了一会:



    “你说得对。但问题不在制度本身,而在数据解释权。”



    “我们正在试点‘事件量化解释机制’——每一条负面数据,都必须附带真实场景,真实佐证,由纪检、组织、数据三方联合解释。”



    “谁该升,谁该留,不看舆论风向,不听汇报嘴皮,关键看他在关键节点上的选择和执行。”



    “我不信,改革派会永远被埋没。”



    为了这一制度试点,星城市在四个区县展开“数据评价+实地研判”双轨制:



    1. 每季度数据汇总由平台自动排名;



    2. 平台排名前10%和后10%的干部,必须接受“干部观察员”组交叉评估,防止数据误判或刷分行为;



    3. 组织部保留“破格推荐权”,但推荐必须附加制度解释与佐证材料,并纳入纪检备案;



    4. 纪委开通“干预预警通道”,对重大敏感项目、突发应急机制中的干部反应质量进行特别打分。



    “官场生态被改写了。”



    这是赵建国在省委常委会议上说的原话。



    他一字一句地陈述:



    “过去谁敢在体制内直接‘点名’组织部?现在制度平台在干。”



    “干部怕被误评、怕被落后,于是开始主动做事、做实事。”



    “以前是组织推动干部干活,现在是干部主动推组织进步。”



    这不是风气改变,这是逻辑在变。



    潇湘省在全国第一个公开试点“数字考核+组织备案”机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