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一封匿名信再度搅局(2/3)
伤力大得多。”
李一凡沉默良久,终于抬头:
“这是一场新阶段的‘制度正当性争夺战’。”
“不是为了推翻星城市制度,而是要夺走制度话语权。”
“他们明白正面攻击行不通了,于是退居制度之外,去引导上层的判断路径。”
“这次,如果我们还用公开透明来反击,是无效的。”
—
同一时间,省委办公厅内部会议也在临时召开。
赵建国听完秘书的汇报,淡淡一笑:
“这一步,走得比我预想的还早。”
“他们不再玩省委系统内部的攻击游戏了,而是开始转入北京的‘外围系统’下手——智库、研究员、政策顾问、财经观察圈。”
“等于,是让一部分中央官员的‘耳边风’,换一个立场。”
许宏志沉声道:“我们要澄清吗?还是找财经研究院要交代?”
赵建国摆手:“那是他们的地盘,我们没资格去指责。”
“但我们有资格做另外一件事。”
“现在,立刻由组织部草拟一份《全省制度协同推进机制备忘建议》,将星城市制度试点中的公开流程、干部体系、监督节点,整合为一套‘干部工作协同评价体系’。”
“把改革,从‘城市样本’升级为‘组织样本’。”
“他们不是想说我们的制度无法脱离李一凡么?那我们就用一批人,把这套制度托起来——脱离他,也能运转。”
“到时候,不是李一凡需要这套制度,而是这套制度需要他。”
“你明白吗?”
许宏志眼中一亮,重重点头。
—
而在星城市内,李一凡也同步作出部署。
他将改革办、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委政研室四家调集到一起,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组织信用背书机制”
这个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