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京东VS美团 外卖之争(2/4)
本地业务负责人,还有凡星投资派出的代表、星城产投的总经理,以及李一凡特批成立的“即时消费生态工作专班”组员。
会议一开始,李一凡就提出两个关键词:“算法重构、规则重设”。
“如果我们的配送时间、价格补贴、餐饮流量,都是被别的城市决定的,那这还算不算地方治理?”他冷声问。
京东负责人连忙点头:“书记放心,这次我们不仅带来的是‘0佣金’和‘五险一金’的组合拳,更重要的是,我们愿意把‘即时订单调度系统’的数据接口开放给政府监管。”
这在行业内无异于一记重磅炸弹。
多年来,平台的算法调度一直是外卖战的“黑匣子”——送的是订单、调的是人力、压的是时间、藏的是利润。
平台口中“智能调度”,在现实中往往演变成压缩配送时限、强制赶单、暗中罚款,最终苦的只有骑手和小商户。
李一凡盯着京东代表:“你们能不能做到,把这套算法架构,在星城本地‘平台—政府’之间设一扇透明窗?”
那人迟疑了一下,随即点头:“如果能换取星城市的支持,我们可以设立一个‘政府数据共管通道’,调度逻辑、异常订单、骑手超时率都能定向同步到平台共建工作组。”
这一下,参会的星城市发改、市场监管、交通、数据办几位部门负责人都动容了。
如果这件事真能落地,星城市就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将即时配送平台纳入“政府共治”体系的城市,从此平台不再是“数字法外之地”。
李一凡缓缓颔首,却没有急着拍板。他看向凡星投资总经理顾立远:“你怎么看?”
顾立远答得干脆:“这不是烧钱换市场的问题,是在写行业标准的第一稿。谁先写,谁就能在未来十年掌握定价、定责、定规的主动权。”
李一凡道:“很好,那就从这次开始,凡星作为唯一地方资本方,代表星城市参与京东外卖业务在潇湘的全周期过程监督。平台行为不能脱离本地产业治理框架。”
这句话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