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新能源竞速和干部调整上的掌控力(2/3)
实感到寒意。”
陈国威点头,沉声道:
“我们已经在启动干部访谈和专项抽查,南新区这条线问题不少,甚至有项目招商费用流向不明的迹象。”
李一凡目光一闪:
“查。项目问题暂缓,干部先处置,示警全城。”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寂。
何国庆随后提出:
“根据我们内部打分,目前排名前三的,是高新区、经开区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后三的,是南新区、青南区和市工业局。”
李一凡扫了一眼评分表,淡淡道:
“排名前三的主要负责人,向组织部推荐为下一轮提拔对象,尤其是能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干部。
后三的,全部约谈,问题严重的直接做组织处理。”
他语气平静,但落在三人耳中,无疑是铁令。
这是李一凡熟悉的战法:
干部体系改革不是喊口号,而是动真格的——用淘汰倒逼实干、用提拔强化风向、用问责清理沉渣。
而新能源产业,注定成为星城市未来十年的主战场,
这个战场,必须换上一批真正能跑、能拼、能扛压的官员!
三天后,星城市组织部发布最新一轮干部动态通报:
? 南新区党工委书记被调离岗位;
? 高新区陈旻火线接任;
? 同步提拔一批“产业一线”干部,担任招商、审批、服务条线核心职务;
? 市工业局局长被停职接受调查。
通报发出,全市干部震动。
更大的冲击,还在后头。
李一凡安排市纪委、组织部联合开展干部专项督导,
围绕新能源项目推进,在全市范围内展开系统核查与干部画像修正。
不仅仅是查谁慢了、谁懒了,
更要找出那些真正能推能干、但长期被埋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