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变化就在一瞬间(1/4)
谁能想到浩浩荡荡重生大军,让卫东居然回来卖姨妈巾呢。他明明是想卖飞机啊。可这会儿没什么女拳,正儿八经的半边天。办事能力比爷们儿都强。让卫东终于在会后把那片揣起来的样品拿出来后,围观的女干部直接雷厉风行的把厂子推动建立起来。所有环节都可以如热刀切黄油般的丝滑解决掉!因为任何环节只要有女同胞,这边附耳低语两句,这步就算完成了。工商局的女领导都在这,东升皮鞋公司转产姨妈巾也不是什么复杂问题。马上开始建设投产,让卫东说自己现在的资金只够先负担几台机器和少量原材料购置。银行女干部马上拍胸口说给贷款支持。实际上那台机器还放在车斗里,大家马上去围着参观。根据秦建军给让卫东描绘的高校情况,还是机电研究更完整的江大接过了技术支持的重担。立刻在校区后门边角的区域,划拨了一栋两层建筑作为前期“校办工厂”厂房。银行用贷款全面支持东升公司,按照这台其实并不复杂的“攒出来”一次成型制作机进行复制。好消息是整台应该是印泥厂家自己搞定的设备,所有部件都能在江州解决。难度反而在原材料。那三卷“样品面料”成了关键重点。抛开各种复合面料上的细节设置,主体结构就是两层无纺布夹着药棉,关键就在这种无纺布是石化产品聚酯纤维衍生品,该类型现在国内还主要依赖进口。连这么个日用品,都无法做到自给自足。这就是八十年代的现状。当然这也是因为舶来品的所有原材料跟设计都是围绕国外技术产生的。对国内当然是空白。所以让卫东听了,就是下意识的以我为主:“能不能先找替代品,什么纱布之类也能上?”带篷的车厢就像是研究室,挤了一圈老娘们儿七嘴八舌。男干部们都不好意思挤上去讨论。让卫东是被迫站那,因为要不停问他意见。明显他是唯一有过实际使用……近距离经验的人。闻声车厢里安静下,娘子军都斜眼看这唯一的男性,差点一起暴打姨妈巾公司老总。那个妇联的主任还作势指沈翠月:“你手上不是缠着纱布吗,来拆给让同志扒了裤子打磨感受下!”单位的老娘们儿就是这么彪悍。码头小妹儿装耳聋的眨巴眼,还悄悄往车尾挪,摆明真要拆绷带她就跑。众人早就笑翻,但又拖住让卫东好好在这里接受半边天教育,要求他必须尽快把产品推出上市。有个工业局的女干部想起来:“隔壁县不是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