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夜游十里洋场,大好河山,下一站广东(月票加更4K)(4/7)
最后一站是城隍庙。
九曲桥的石栏上凝着露水,卖酒酿圆子的阿姨揭开锅盖,热气裹着桂花香扑来。
一个侨商掏出港币要买糖画,却被摊主摆摆手:“只收粮票,同志。”
最后还是随行的其他人拿了票出来,才把东西买好。
返程时,侨商们在车上聊起国外的霓虹灯。
方言望着车窗外飞掠的街景,路灯下的路牌忽明忽暗。
车子经过外滩时,海关大钟恰好敲响九点,《东方红》的旋律里,黄浦江面的轮渡正亮着探照灯缓缓前行,一时间让方言有些恍惚了。
晃了晃头,方言发现今天确实喝的有点多了。
回到酒店后,大家都准备休息。
周秘书告诉方言,明天早点六点半起床,七点早饭,然后去机场,九点的航班,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出发,两个小时左右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下飞机后,依旧还是有当地的市领导接待。
方言答应下来,然后回到了自己房间。
刚一进门就发现自己包裹旁边还放着另外一个包裹,这应该是当地准备的纪念礼物。
是一个包装精美的手提袋,里面装着纪念品。
方言解开系着蝴蝶结的包装绳,翻开袋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本烫金封面的《上海风物志》,翻开扉页,钢笔字迹工整地写着“赠方言同志,愿沪上之行如书中锦绣,常忆常新”。
书下压着一套六枚的手绘明信片,印着外滩钟楼、豫园九曲桥、南京东路老字号的旧影,背面还盖着城隍庙的纪念邮戳。
再往下,是一个裹着棉纸的方形物件,拆开竟是只小巧的琉璃镇纸,蓝紫色的琉璃里封存着金色箔片。
镇纸旁躺着个铁皮盒,打开后是半斤装的大白兔奶糖。
最底下压着块深褐色的布料,展开是条真丝手帕,边角绣着白玉兰,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见线头,想来是老裁缝的手艺。
手帕里还裹着枚铜制的外滩纪念章,正面浮雕着海关大楼,背面刻着“上海 1978”,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年头就兴这个,方言笑了笑把东西放好,然后去洗了个澡。
出来后给自己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