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两难决策(2/3)
比如云南洱海地区有六诏,就是六个部落,有了理藩院,朝廷就能掌握洱海地区各民族的动向,六诏必须和睦相处,蒙舍诏不能吞并其他五诏,否则朝廷就会联合其他五诏来削弱你,这样一来,南诏国就没有机会形成了。裴矩告退走了,萧夏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裴矩建议借西突厥之手灭高昌,虽然有失仁义,但也说到了关键点上。北庭和安西不一样,安西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匮乏,它对隋朝的战略意义就是维护丝绸之路,所以中原王朝采用的策略就是驻军和藩属国制,从汉朝以来就是这样,建立鄯善郡也是因为从吐谷浑手中夺取这片土地,隋朝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缘。但北庭不一样,北庭草原广袤,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有大量汉人生活在高昌和伊吾,所以历史上隋唐两朝统治者都是直接在北庭建州郡,建立了伊州、西州和庭州,直接把北庭收入囊中,唐朝甚至直接灭了高昌国。萧夏不仅是想在北庭建郡县,更想把整个伊丽河谷和金山南路纳入朝廷直辖,这是萧夏战略计划,也获得了朝廷的支持。但这个计划最大的阻碍并不是西突厥,而是高昌国和伊吾国,它们毕竟出兵帮助朝廷收复河西走廊,有这份人情在里面,但如果顾及这份人情,他的战略计划就休想实施了。但使用裴矩的策略,任由西突厥灭了高昌国和伊吾国,这样也不妥,这样会导致高昌国的数十万汉人悉数逃回中原,这恰恰是萧夏最不想看到的。所以萧夏得想一个万全之策,萧夏便想到了‘杯酒释兵权’这个典故,大军兵临城下,逼迫高昌国自己解散军队,象征性保留王室,甚至可以让高昌王世世代代生活在洛阳。仁义最终还是得给王朝战略让步。想到这,萧夏终于下定了决心,当即下令道:“速宣李靖来见朕!”不多时,李靖匆匆赶来,躬身行礼,“微臣参见陛下!”萧夏微微笑道:“对薛延陀和葛逻禄的不断挑衅,李爱卿有什么看法?”“回禀陛下,薛延陀和葛逻禄的背后是西突厥,它们之前一直受漠北突厥的打压,所以还算老实,不敢有非分之念,现在漠北突厥被灭,加上西突厥开始东扩,作为西突厥忠实的小弟,薛延陀和葛逻禄肯定会蠢蠢欲动,不过请陛下不用担心,有苏将军的三万大军,还有草原铁勒各部协助,我们能够灭了薛延陀和葛逻禄。”萧夏点点头,“现在朕最担心的是西突厥,西突厥开始东扩,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朕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