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隋朝的棋局> 第八百零一章 农业为先(2/3)

第八百零一章 农业为先(2/3)

是大贝壳。不过农学院已经准备搭建第二座大棚,是新研制出来的水晶琉璃搭建,其实就是玻璃,几个月前刚刚由琉璃坊研制出来。萧夏走进暖棚,里面暖热,温度明显比外面高很多,农学院主要用它来育种,里面有一小片水田,里面生长着秧苗。孙少年介绍道:“陛下,这就是占城稻,它其实是一种早稻,春天播种,五月份成熟,收割后再钟晚稻,所以江南地区现在都是双季稻,微臣就想试一试,能不能利用它生长期短的优点,把它培育出来,在中原地区推广成为一年麦稻两熟。”萧夏连连点头,现在中原地区是两年三熟加上半年休耕,主要是一季冬小麦,一季粟米,粟米也就是小米,亩产量才一百多斤,小麦最多也才三百斤,粮食产量都不高,但水稻不一样,水稻亩产五六百斤,可比种小米强多了。而且隋唐开始进入地球温暖期,所以到宋朝时,稻麦两熟就在中原地区成功推广,大大增加中原地区的粮食产量,也就从宋朝开始,一日两顿改成了一日三顿。所以光是鼓励生育,减少税负,这还不够,必须粮食产量上去,人口才迅速的增长,否则就像唐朝,安定了两三百年,人口还是没有能超过隋朝,关键就是粮食不够。一旦粮食足够了,像康熙雍正年间,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大规模推广,再加上摊丁入亩等税制改革,人口才在短短几十年间猛增到四亿人。一旦人口太多,土地承载不住,统治阶级就开始利用各种手段限制人口,比如南宋后期的理学兴起,男女授受不亲,寡妇贞节牌坊等等,根子就是人口太多。若是两汉隋唐,统治阶级需要人口增加,所以男女关系就很宽松,寡妇必须再嫁。这些对人性的禁锢或者放开,都是出于很现实的经济问题。欧洲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土豆引入欧洲,导致人口猛增,哪里会有移民新大陆移民的动力。作为最高统治者,萧夏也是急需人口迅速增长,这样,他就有了向海外移民的基础,这就是他把船舶作为单独学院的原因。只有造船技术上去了,才能去美州寻找真正的高产农作物。“山药种植如何?”萧夏问道。山药是美州农作物过来之前,中土唯一的高产之物,叫做薯蓣,几千年前就出现了,一直是贵族餐桌上的珍馐,也是很好的滋补药材。但遗憾的是,历史上它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虽然不少地方官早已经用它来赈灾,但朝廷统治者却没有重视它,虽然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