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时过境迁(3/3)
来了!”杨昭呆呆望着三个儿子,步履蹒跚地走过去,一会儿摸摸这个儿子的头,一会儿摸摸那个儿子,嘴里不知在说着什么,三个儿子抱着父亲一起流泪。萧夏轻轻叹口气,转身离开了安福宫。第二天,萧夏下旨,封杨侑为陈王,让其拜中书舍人薛稷为师,学习书法,兄弟三人都以研究书法和文学为主,潜心学问,燕王杨倓拜国子监祭酒虞世南为师,越王杨侗拜弘文馆学士欧阳询为师。这是保护兄弟三人最好的办法,让他们远离政治,在文学艺术上有所成就,让他们得以善终。后来杨倓接任师父的职务,出任国子监祭酒,晚年创办了嵩山书院,成为天下第一大书院。杨侗成年后出任宗正寺少卿,四十岁时出任鸿胪寺卿,代表天子出使法兰克王国和西哥特王国,也就是后世的法国和西班牙。至于陈王杨侑,他身体较弱,终生都在弘文馆教书,后来成为弘文馆首席大学士,他在晚年自创书法杨体,成为书法一代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