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隋朝分裂(2/3)
始破坏攻城武器,万般无奈,鱼俱罗只得下令全军撤退到陕县修整。这就意味着前面阵亡三万人夺取的七座连城又全部丧失殆尽,又得从头开始攻打。这时,北面攻打蒲津关的吐万绪也传来不利的消息,黄河上的铁索桥已被拆除,吐万绪损失了两万军队也没有能攻下蒲津关。天子杨广暴跳如雷,下旨革除鱼俱罗和吐万绪的官职,但也只能收兵回洛阳。进攻关中的失败,后果极为严重,杨庆等皇族以及关陇贵族、关陇士族代表数百人,在先帝的泰陵前公布了讨昏君檄文,历数杨广的各种昏庸之举,严厉抨击他耗尽天下民力,导致大隋社稷岌岌可危。在檄文最后宣布,杨广是以叛乱上位,并非先帝正统传位,宣布其得位不正,不再承认其为大隋天子,重新恢复之前被推翻的杨勇为帝。原本是想推杨裕登基,但在各方协商中,关陇士族一致反对名声荒淫的杨裕登基,最终还是将杨勇推上了皇位,继续立国号为隋,被称为西隋,而洛阳的隋朝则被称为东隋。天下官府纷纷站队,但也泾渭分明,包括关中道、关内道、剑南道、陇右道、河西道、青海道、朔方道等等,承认西魏,其余东部各道则继续承认洛阳天子。但大隋分裂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阵营泾渭分明那么简单,各地造反势力找到了借口,纷纷以承认西隋为名开始拥兵自立。幽州罗艺承认西隋,开始拥兵自立,卢明月占据恒山郡、窦建德迅速占据信都郡,自封信都公,表示效忠西隋,瓦岗军也占领了东郡,孟海公、徐圆朗各自占据东平郡和鲁郡,向西隋效忠,杜伏威也占据了东海郡,李子通占据了汝阴郡、萧铣则占据了南郡。天子杨广第一次有一种焦头烂额的感觉,虽然此时传来消息,晋王已经平定了高句丽,将高句丽人赶过大同水,占领了平壤城。但杨广已经没有丝毫的喜悦感觉,也不再把高句丽当回事了。杨广可以不在意各地此起彼伏的造反,但兄长杨勇在长安重新登基,却给了他致命一击。他也终于意识到自己迁都失策了,他迁都失去了关陇贵族和关陇士族的支持,而山东士族也不支持他,他一头都没有占着,反而被两头一起抛弃。尤其关陇贵族趁他两次东征的机会陆续迁回了长安,他现在才知道,洛阳几乎没有了关陇贵族。“一群忘恩负义的混蛋!”杨广恶狠狠骂了一句,他忽然又想到了河东,李渊还在河东吧!杨广忽然倒吸一口冷气,可别因为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