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晋国风云> 第358章 杜蒉扬觯的故事(1/4)

第358章 杜蒉扬觯的故事(1/4)

    其实,晋平公一开始也算是一个有作为的晋国国君。



    首先,父亲晋悼公给他留下了大笔政治遗产,使晋国在春秋争霸事业中完全压制了楚国,一枝独秀,成为当时春秋江湖最强大的诸侯。



    再者,有贤相赵武执政。赵武执政下的晋国,出现了人才大量涌入晋国后的晋国贤臣群现象。而且,赵武作为中军将,处处为人表率,晋国政通人和。



    但赵武去世后,晋国开始走下坡路了。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国君晋平公开始大搞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上行下效,晋国风气开始败坏。



    二是卿大夫们开始自谋利益,贪腐成风。整个晋国,目光不再长远,而是着眼于眼前利益,诸侯盟主威望不断降低。



    国家开始走下坡路的任何国君,往往身边便会有小人。



    所谓小人,相对于君子而言,总体上讲就是自己根本没什么治国理政的真才实学,一切都是以国君之喜好来行事。



    这种小人,春秋史料有一个专用名词:嬖人。



    当然,嬖人本意是指国君所信任的人,是一个中性词。楚庄王时期便有一个叫伍参的嬖人,但那是一个有能耐的嬖人,为楚国的崛起贡献良多。



    相信晋平公身边也是有嬖人的,史料只记载了一个叫嬖叔的宠臣,不过这应该不是他的原名。



    由于嬖叔一直帮助晋平公出谋划策,使晋平公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越演越烈,所以不少晋国贤大夫很看不惯他。



    但晋平公却很欣赏他,甚至有一次对嬖叔道:“寡人有意提拔你为卿大夫。”



    晋平公看来是发昏了,晋国的卿大夫,竞争要有多激烈便有多激烈。你嬖叔除非刀枪不入,否则一没根基二没本事,单凭国君的宠幸便进入卿级班子,那是自找死路。



    但晋平公貌似还真当成了一回事。



    公元前533年,晋国下军佐智盈在出使齐国途中不幸病逝。



    这对智氏家族来讲绝对是一场灾难!想当年,智盈的爷爷荀罃担任中军将时,荀罃之子不幸早亡,这对荀罃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