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其他类型>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50章 两件永乐青花盘(3/4)

第50章 两件永乐青花盘(3/4)

  抚之还有凹凸不平之感。



    在釉面映衬下,还能看到一种梦幻般的锡光效果。



    胎底没有署款。



    另一个大盘跟这小盘样式差不多。



    唯一的区别就是青花纹饰。



    大盘上绘的折枝葡萄。



    枝叶翻卷,藤蔓缠绕,硕果累累。



    外壁饰灵芝、牡丹、菊花等十二组折枝花卉。



    所绘花纹匀称分布,写实又传神,充分借鉴了国画的笔墨意韵。



    得其法度,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



    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呈色极富层次,铁锈斑深入胎骨。



    同样的,底部也没有署款。



    不过两个盘子从形制,青花发色、晕散现象、纹饰构图、器形、胎釉等特点来看。



    曹子建已经知道了答案。



    永乐青花。



    永乐朝,历时21年,是明代国力强盛时期。



    同宣德青花一道被称为开创了华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



    之所以谢樟会认为这两件是民窑,可能在他的认知中,没有署纪年款的瓷器都不是官窑吧。



    其实不然。



    在官窑上署款这事,最早就是永乐朝开创的。



    所以在明永乐朝之前,所有的官窑瓷都是没有署款的。



    就比如元青花,宋代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他们确确实实都是官窑,但从不署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仅如此,永乐瓷器也并不是每一个官窑都有落款,大多数都是没有的,直到宣德时期才正式有了官窑署款的说法。



    看着面前这两件永乐青花盘,曹子建觉得,不应该谢樟给自己磕一个,而是自己给对方磕一个。



    毕竟这两件青花盘,太过稀有了。



    尤其是那件永乐青花葡萄纹花口大盘。



    要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