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齐大人与齐先生(1/4)
齐梓恒这个少年英雄完全不知自己在外已经被传成了何种形象。
枯黄的衰草在风中狂舞,卷着沙砾抽打在洮州城墙上。
齐梓恒用的有些发黄的军旗刚在十里外扬起,城头便 "咣当" 落下闸,箭垛后露出密密麻麻的兵器反光。
他勒住战马,皱眉,怎么这些人就是看不懂眼色? —— 这是第三次遭遇闭门羹,上一次是三日前的秦州,城门最终被 "破阵" 巨炮轰成齑粉。
"少爷,要开炮吗?" 柴叔一脸兴奋的握紧了火折子。
这火炮平时齐梓恒都不让摸,只有这种“非常情况”才能让他好好摸一摸这个能一炮轰开城门的神兵利器。
齐梓恒望着城楼上脸色发白的知州,忽然笑了,笑容比秋风更冷:"不必,让他们看看秦州的告示。"
话音未落,两骑兵马已策马驰近城门,将浸透人血的黄绢钉在门扉上 —— 那是秦州知州被斩前写下的认罪书,字迹歪斜却清晰:"闭门不纳者,同罪。"
洮州城门在吱呀声中缓缓开启,知州抖着官服下摆跪迎,怀里抱着的官印还带着体温。齐梓恒看都不看他,径自对身后军校下令:"开仓放粮,三日内生者皆纳,死者立碑。"
马蹄掠过知州时,他忽然俯身,银枪尖挑起对方的乌纱帽:"若再让我看见难民冻死城下 ——" 枪尖在官服上划出寸许深的血口,"你的血,会染红整面城墙。"
这样的场景在月余内重复了四次。
对于开门献粮、主动安置流民的州府,齐军如过境狂风,不饮一水解一食;但对那些推诿塞责、纵容匪患的治所,齐梓恒的手段比寒冬更凛冽。
在岷州,他带着二百轻骑夜袭山贼老巢,将匪首的人头悬在城门三日,又命知州跪在城隍庙前,亲手给百来户受灾百姓磕头赔罪。
当看见知州的官靴被血泡透,百姓们才相信,这个扛着银枪的少年将军,真的能让朝廷命官低头。
最震慑人心的是成县之变。当地官府与粮商勾结,将救济粮掺沙售卖,饥民堵门竟遭衙役鞭打。齐梓恒抵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