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凶险奏对(3/5)
说来,子厚先生其实是不反对端王即位的?”
章惇再次语滞。
犹豫半晌,章惇还是决定说实话。
“臣未曾公开表态反对端王,但臣内心里,确实不赞同端王即位的。”
赵煦哦了一声,淡淡地道:“如此说来,坊间的传言未必是空穴来风……”
章惇大惊,赶紧起身面朝赵煦扑通跪下,急声道:“臣绝未当众妄议过皇储人选,请官家明鉴!”
赵煦依旧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他的脸上带着笑,可看在章惇的眼里,却是无比恐怖凶险,偌大的福宁殿内,章惇只觉得一股冷风拂面而过,刺进了他的骨髓里。
什么时候开始,这位年轻的帝王竟变得如此深沉阴鸷,令人生畏。
不得不说,这个样子的官家,才是合格的大宋皇帝,才有统御百官万民的能力。
可惜,终究时日无多了。
殿内难以言明的压抑气氛,令人喘不过气来。
良久,赵煦又笑了笑,突然道:“子厚先生为何反对端王即位?你与端王曾结过仇怨?”
章惇急忙摇头:“臣与端王来往甚少,素来不过是表面应酬,但臣多少听说过端王的一些传闻,臣以为,皇储人选当立贤,而不应立长,大宋得来如今的局面不易,臣只是担心大宋社稷退回到当年……”
赵煦嗯了一声,道:“所以子厚先生认为端王不够出众,或者说,他本性昏聩平庸,不可为君?”
章惇头皮发麻,今日赵煦所问者,个个都是送命题。
自从拜相以来,章惇风光无限,直到今日他才有一种伴君如伴虎的凶险感觉,仿佛一句话说得不对,自己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章惇说话愈发小心,思考了很久才谨慎地道:“臣无意参与皇储之论,所思者,皆是为大宋社稷的一片公心,毫无私念。”
“端王品行如何,臣不便妄议,但臣敢在官家面前坦言,端王终究年少,相比官家的睿智与胸怀,端王相差甚远……”
“大宋未来不久将会对辽国发起北伐之战,如若大宋的新君远不如今日的官家,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和任命,臣恐北伐功亏一篑,社稷再度蒙尘,退回到当年屈辱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