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世子稳重点> 第四百八十四章 归家团聚(2/5)

第四百八十四章 归家团聚(2/5)

快死的百姓和商人们,活过来了。”

    苏轼大为震动,目瞪口呆地看着周围繁华的景象,喃喃道:“朝廷的赋税,如此之重吗?所以,世间万恶的根源,在朝廷?”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道:“你们士大夫在朝堂上打生打死,争论着什么新法旧法,哪一种对朝廷有利,但好像没人想过,哪一种法对百姓有利。”

    “其实,只要你们高高在上的朝臣们下来民间看一看,住几日,体察一下民情疾苦,自然会得到答案,可惜的是,很多人其实知道什么是正确答案,但他偏偏坚持错的。”

    “就为了那点私利,就为了在党争中得到权力,他们宁愿昧着良心站队,也不思考是否该修改法令,让朝廷的政策真正有益于百姓。”

    “下面的百姓才是提供朝廷赋税的人,他们若被什么新法旧法坑死了,你们向谁收税去,你们如何中饱私囊吃喝玩乐?农户家养猪都知道把猪养肥了再杀,朝堂诸公难道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吗?”

    苏轼仿佛明白了什么,道:“所以,子安贤弟在汴京时,一直游离于新党和旧党之外,无心插手参与,就是因为你两边都看不上,你有你自己的道?”

    “‘道’这个字,太正式,我一个凡夫俗子,哪来的‘道’?我只不过凭本心做人做事,朝廷的新法也好,旧法也好,都有伤害百姓的地方,在我眼里,新法旧法都是一丘之貉,我何必插手参与?”

    苏轼沉默许久,突然朝赵孝骞长揖一礼:“愚兄今日受教了,多谢贤弟点拨。”

    “子瞻先生曾经是旧党一员,对新法颇为反对,今日是否改变了想法?”赵孝骞笑问道。

    苏轼点头:“确实改变了许多,其实所谓的新法旧法,不如无法。”

    指了指四周的繁华景象,苏轼叹道:“黎民若无赋税,将是何等的自在从容,日子过得何等的惬意。”

    赵孝骞叹道:“免赋只有三年,朝廷更不可能对整个天下免赋,毕竟一个国家要运转,是必须要收税的。”

    苏轼道:“所以,老夫认为不能再纠结于所谓的新法旧法,应该让那些良知尚存的朝臣们到地方上任职几年,看看地方的疾苦,亲身体验新法旧法的优劣之处,回到汴京后再集思广益,制出一部完善的,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