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封赏圣旨(3/4)
赵孝骞与赵颢相对而坐。
赵颢此时的表情却突然变得肃穆,这模样令赵孝骞感到很陌生,似乎从未见过父王如此严肃过。
“领签书枢密院事,领知真定府事,柱国,端明殿学士……骞儿,注意到没有?这些都是虚职,并无一个实权,但意义却不凡,官家如此封赏,自有深意。”
赵孝骞点头,前面两个官职,都带着一个“领”字,其实就是挂个官名,并不具体行使什么职权。
后面的柱国和端明殿学士,更只是一种荣誉称号。
“官家封赏孩儿四个官职,全都是虚职,有何深意?”赵孝骞不解地问道。
赵颢笑道:“官家要重用你,但又要堵住天下悠悠众口,所以先在你的官职前加一个‘领’字,借以试探朝臣的态度。”
“毕竟你是宗亲子弟,官家欲打破祖宗规矩是需要极大的魄力的。”
“以前封你勾当公事,封你经略安抚副使,要么是直属官家,要么是临时的官职,它们没触碰到朝臣的利益,朝臣大多睁只眼闭只眼不计较了。”
“可如今,签书枢密院事,那可是总领大宋兵事的第三号人物,这道封赏焉能不触碰朝臣的利益?官家若直接任命,朝堂还不闹翻了天?”
“故而官家在前面加了个‘领’字,意思就是,不过是个不管事的虚职,让朝臣们有个接受的缓冲时间和空间,尽力不让朝堂掀起风浪,官家对你圣眷甚隆,这是他在保护你啊……”
赵孝骞已然明白了很多,于是眨了眨眼,道:“这个虚职,不可能永远不管事吧?”
赵颢笑了:“不愧是我儿,确实聪慧。所谓‘领签书枢密院事’,可以理解成虚职,也可以理解成候补的枢密院第三大人物。”
“假以时日,朝臣们心理上渐渐接受了,或者你又为大宋立功了,那么这个‘领’字,官家便顺理成章去掉了,你便是实实在在的‘签书枢密院事’,别人叫你一声‘使相’,你也受得起。”
赵孝骞举一反三问道:“所以,官家另外封赏孩儿‘领知真定府事’,约莫与签书枢密院事有关吧?”
“没错!真定府,位于宋辽边境,是典型的边城,常年被辽国南下袭扰抢掠,此地更与燕云十六州交界,官家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