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89)孤身为王40(2/6)
义上把我们贬损得一文不值,但是枪炮和刺刀却不是您用演讲就可以驱散的,在法国已经兵临城下的此刻,我劝您最好收敛一下您过剩的义愤吧……激怒陛下和芙宁娜殿下,对您一点好处都没有。”夏露冷静地回应了对方的指责。
“而且,您把自己所在的政权看做最美好的,这是有什么真凭实据吗?你们除了那些美好但空洞的言辞之外,有没有真的让这个共和国有效的运转起来?更何况,你们甚至没有尊重过大多数意大利人的意见,你们有没有组织过真正的全民公投,让所有意大利人共同决定教廷和罗马的未来?你们没有,你们反而违背了大多数意大利人对教会的依恋情绪,把它从千百年的圣座当中赶走……是什么赋予了你们这样的权力?是什么让你们自信到违背大多数人的意愿,却言之凿凿说自己最正确?殿下,我不得不提醒您,如果所有意大利人真的都支持您和罗马共和国的事业,那法国军队的行动就不可能这样顺利……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反而是另外一副景象,有太多的意大利人正在向我们欢呼,并且期盼我们尽快获得胜利,这是您无法否认的!”
夏露的反驳虽然有些强词夺理,但是此刻却也站得住脚。
确实,如果整个意大利真的被激发出了民族情绪的话,那么法国人的入侵势必会重演1808年帝国入侵西班牙的场面,被所有意大利人切齿痛恨,群起反抗,到处都是游击队、烽烟四起。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人数不多的法军,势必会左支右绌步履蹒跚。
然而,打着“匡扶教廷”旗号的法国远征军,在挺进到罗马周边地区之前,却并没有受到多少抵抗,甚至还有不少人公开响应,这都是无法否认的现实。
这充分说明,在“教权主义”和“共和主义”的意识形态博弈当中,教权主义并不落下风。
在眼下这个年代,虽然在罗马城或者其他大中城市里,开明的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手工业者等等群体,已经充分觉醒了民族主义和共和主义意识,但是在广袤的乡村,古老的贵族地主——教士——农民的社会结构还是和千百年前一样根深蒂固,教会依旧享有着精神上不可动摇的权威。
无论是保守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