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与楚无缘(2/5)
,成为楚国一代明君。
而且,楚昭王在总结吴楚柏举之战惨败教训中认为,楚军之所以战败,除了吴军任用孙武为军师出奇谋楚军屡屡中计、吴王阖闾身先士卒吴军战力超强等军事上的直接因素外,还有一个就是楚军军规过于严厉所致。
几百年来,楚军有一条军规,战败主帅自裁!甚至,如果楚王率军作战失败,不得败回都城!
这样的军规,虽在一定程度上极大提升了楚军将士在战场上的战斗力,但也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一旦战事不利,那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如楚晋城濮之战,楚军主帅成得臣最后发现已然中了晋军之计,但战事已开,他只能孤注一掷,最后导致全军溃败。
吴楚柏举之战,主帅囊瓦正是在战事初期就屡屡中计后,最后全军压上,中了吴军更大的计。当败象出现后,他并没有立即整顿败军回撤以保卫郢都,而是弃军自个逃命去了。
要知道,吴军仅三万,而楚军有二十万!
楚军再败得离谱,这二十万也不可能被全歼!
如果当时楚军哪怕损失过半,主帅囊瓦能够将败军聚集起来回撤,凭郢都数百年来经营成就的城高墙坚,绝对不致于被吴军迅速击破。
郢都被破,关键就在于当时的郢都完全成了一座空城。
主帅囊瓦为何充军而逃?
原因就是楚军的战败主帅自裁军规。
所以,楚昭王果断废止了这一约束了楚军两百多年的军规。
而楚昭王废止这军规的直接理由是:不仁!
春秋江湖横空出现了一位以仁政为核心思想的孔子后,为富国强兵而渴求人才的楚昭王当然关注到了孔子。
当那些个诸侯国君普遍都在怀疑孔子的政治主张时,楚昭王却有自己的看法。
这些年来,楚昭王近贤臣,远小人,重奖励,轻赋税,提倡节俭,严惩腐败,鼓励生育,发展农桑,兴修水利,练兵筑城等等,许多治国理政措施,都体现着仁政思想。
也许,孔子正是楚昭王所需要的人才。
正因为如此,所以楚昭王才有了重用孔子的念头。
但在令尹熊申、叶公沈诸梁等人的劝谏下,楚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