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497章 治理中都1:孔子是如何治理中都的?(1/4)

第497章 治理中都1:孔子是如何治理中都的?(1/4)

    给个城邑让你孔子玩玩吧。

    公元前501年,鲁国卿级领导班子很快作出了决议,任命孔子为中都宰。

    中都,鲁国中部一城邑,算起来是属于鲁定公的直属城邑,位于今山东汶上县。

    中都宰,即中都邑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如今的高官。

    这一年,孔子51岁。

    “主公,臣恳请主公同意,由臣任免中都各衙门官吏,并在中都推行一系列政策,请主公以及各卿大夫们千万不要干涉。

    主公且观政一载,若一载后,臣之治民无方,就请罢免臣之职,废除臣之政,臣无怨矣。”孔子向鲁定公提出了这一个要求。

    区区一个中都,就给你孔夫子玩去吧。

    这是鲁定公和三桓的一致意见。

    孔子信心满满,他带着自己一干得意弟子,仲由、颜回、漆雕开、冉求、冉耕、仲弓等走马上任。

    这是孔子梦寐以求的从政机会,赴任后,孔子立即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推行教化运动。

    孔子的弟子来自五湖四海,当然主要的还是鲁国各地人士。从弟子们口中,孔子对鲁国的风土人情非常了解,对中都自然也知其弊端。

    孔子在赴任的途中,更耳闻目睹了中都的现状,他非常吃惊。

    到任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带着众弟子赴中都各地调研。

    当然,当时没有调研一说,准确讲应该是考察。

    这一次考察时间不长,五六天,孔子粗枝大叶般走了一圈中都,拜访了中都几家大户,在将整个中都的基本情况给掌握的同时,治理中都的施政纲要也就初步成型了。

    直观而言,中都的情况是“三多一坏”,即游民多、乞丐多、盗贼多、社会风气败坏。

    总体而言,经济落后,法治不严,治安不良,民风不纯。

    治理民众,必须实现有人干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

    孔子接受任命前,从鲁定公那里要来了大权:任命中都各衙门官吏的权力!

    新官上任三把火,孔子的第一把火是调研走访,这是官场套路,千百年来,地方长官都是这样做的,见怪不怪。

    第二把火烧得有些厉害,孔子基本将原有的官吏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