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465章 曲线救主:为什么欲帮鲁昭公的孔子却要去齐国谋求出仕?(1/4)

第465章 曲线救主:为什么欲帮鲁昭公的孔子却要去齐国谋求出仕?(1/4)

    只是,令孔子微微脸红的是,仲由貌似察觉到了自己的私心!

    自己毅然决定暂时放弃自己的教育事业,前去齐国,最直接的想法其实正如仲由所说:抓住机会,在鲁昭公面前表现一番,让鲁昭公重视自己!

    在国君最需要人支持的时候,自己坚决站在国君一边,那以后国君回国重新坐到国君宝座上时,当然会想到自己,从而重用自己!

    孔子曾经对学生讲过,学而忧则仕,他鼓励学生们好好学习,有了真本事,就要为国家效力,为国君尽忠。

    在当时,这需要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当然就是出仕为官。

    孔子办学,一开始只是一个形式。他需要的是通过办学,推广自己的礼教思想,从而引起当政者的注意,从而获得出仕为官的机会。

    但是,鲁国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并非是国君的国家,而是三桓尤其是季氏家族的国家。

    孔了的思想,其核心之一就是忠君。

    季氏需要的是什么?

    忠于季氏!

    这注定了孔子的思想得不到季氏的重视,所以孔子只能将一开始的形式当成内容来操作,即安安心心办好学校,继续推广礼教思想。

    现在,鲁国内乱,鲁昭公被驱逐,孔子似乎发现了一个天大的机会!

    因为孔子坚信,季氏如此倒行逆施,一定会被天子惩罚,天子一定会号召列国诸侯来干涉鲁国的内政,到时驱逐的一定是季氏家族。

    这样,鲁昭公必定会回到鲁国。

    如果季氏被驱逐了,那回归的鲁昭公必然会牢牢掌握整个鲁国。

    如果这个时候,孔子选择追随鲁昭公,这个政治投资产生的效益大了去了。

    这是孔子一天一夜不食不休所思考的结果。

    但是,当他将想法抛出来时,众弟子议论纷纷,有的弟子所言,确实是孔子一开始考虑不周的。

    如果这个时候,自己公然叫嚣去追随国君,那说不定季氏的大棒直接就抡了下来!还没你等孔子出曲阜城门,说不定就被一把拍死在曲阜的大街上!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鲁国,可谓是白色恐怖时期。那些个忠心护主的大家族,要么被迫流亡国外,要么在国内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