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444章 平息渴望:为什么孔子要暂时平息了曾经出仕为官的渴求?(2/3)

第444章 平息渴望:为什么孔子要暂时平息了曾经出仕为官的渴求?(2/3)

,冉氏三兄弟都拜孔子为师,一时传为佳话。

    还有一位重要人物也来了,颜无繇。

    此时的颜无繇已经快三十岁了,但他在孔子三千弟子中也貌似成就一般般,仅名列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但颜无繇有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有一位杰出的儿子,颜回。

    当然,此时的颜回年仅三岁,还在地上玩泥巴,谁也不会去想,这个小屁孩今后会成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儒家四圣之一的复圣。

    颜回的故事,我们得放到后面去讲了。

    孔子回到鲁国后,一连几天都在消化这些天从洛邑学到的知识。其中对他触动最大的,是老子对他的嘱咐:

    要适应形势,不要恃才逞强,不要急着出人头地,要静候时机。

    这话,简直如同惊雷一般,使孔子顿时清醒过来。

    在收了仲孙无忌和南宫阅为弟子后,孔子曾经兴奋异常。这对兄弟,是鲁国三大家族之一的孟氏家族最重要的两人,一人是鲁国大夫,一人是鲁国卿大夫。

    有了这两人为弟子,那以后自己出仕做官,根本不在话下。

    再加上这一次赴洛邑求学,还是国君的命令。自己与国君本就有过一点联系,那便是当年自己的儿子孔鲤出生时,国君专程送鱼以表祝贺。

    但可惜,自己因生活所困,不得不替季氏家族效力。结果国君与季氏有着相当的矛盾,这导致国君根本不敢用自己。

    现在好了,有了孟氏家族的支持,自己又已经从季氏家族脱身,那入朝为官岂不是分分钟的事?

    本来,按孔子的设想,这一次赴洛邑求学归来,自己就跟着南宫阅去向国君复命,进一步加深国君对自己的印象,说不定国君因此而任命自己为大夫!

    这是孔子一直以来的梦想,谁不想光宗耀祖?

    更何况,孔子一直认为自己是有真才实学的。鲁国,正需要自己这样的人去改变。

    但老子那番送别孔子的话,使孔子理清了自己的思路:这个时候的鲁国,适合自己出仕吗?

    是的,这个时候的鲁国,适应孔子出仕吗?

    我们得关心一下鲁国的局势了。

    鲁国国君鲁昭公最近很烦,季孙意如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