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意外事件:为何孔子认为是时候推行礼教了?(2/4)
员送来的消息令人振奋,继位的莒国国君不得人心,莒国,估计马上要内乱。
死得好,就让你莒国佬乱吧,最好是乱作一团!
鲁昭公恨恨想着,季孙意如也恨恨想着。
正是因为莒国在晋国面前告状,使鲁国被剥夺了平丘会盟的资格,还让季孙意如被晋国拘押了好几个月。
莒国与鲁国的矛盾,看来今生今世是不可调和了。不,是世世代代不可调和了。
既然不可调和,那就时刻准备干掉你莒国。
密切关注莒国情况。
鲁昭公下了令,季孙意如和叔孙婼、仲孙羯都认为这个命令下得非常英明,是鲁昭公这一生难得的几个英明决定之一。
这是鲁国的想法。
鲁国的想法很多,你晋国既然对鲁国如此蛮横无礼,那是不是要多打打楚国的交道呢?
不管如何,鲁国,必须强化国防力量建设,将军事问题摆到重要问题。
想想费邑叛乱时,堂堂鲁国整个国家的军队,居然还被区区一个费邑的军队给打败,这说明鲁军的总体战斗素养还有待提高。
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才可以在这个越来越血腥的春秋舞台亮几次相。否则,可能连跑龙套的资格都没有。
那就倡导尊崇军武之风吧,鲁昭公也好,叔孙婼、季孙意如也好,都认为必须加强军事斗争能力建设。
晋国,说不定还要拿鲁国开刀哩。
三桓中,只有一个仲孙羯,他几乎将全部心思用于研习礼仪上。这种军事上的事,就由你们说了算吧。
既然要倡导尊崇军武,那就先开展一场大规模的祭祀吧,祭祀不毁之庙--武世庙。
武世庙,是鲁国先君鲁武公之庙。相对的还有一座文世庙,那是鲁国先君伯禽之庙。
鲁国曾经强调文武相济,所以对文世庙和武世庙非常尊崇。规定无论何时,这两座庙都是不毁之庙,即要永世保存,接受后人祭祀。
这一次,祭祀的正是武公庙。
公元前527年2月15日,鲁中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武世庙仪式。
因为涉及到军备武事,鲁国一直由卿大夫子叔弓在负责,所以祭祀武世庙,也由子叔弓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