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368章 立君风波(2/4)

第368章 立君风波(2/4)

便地控制着鲁国公室!

    鲁襄公的嫔妾应该有好几个,至少庶子是有好几个的。

    如今鲁襄公去世了,国不可一日无君,那立谁为国君就成了鲁国卿大夫们重点考虑的国家大事了。

    鲁国卿大夫们,现在是哪些人?

    执政上卿从原来的一位叔孙豹,现在变成了两位,即大司徒季孙宿和大司马叔孙豹。

    剩下三位卿大夫分别为大司空仲孙羯、大司寇臧孙为和大司士子叔弓。

    其中子叔弓代表鲁国公室,爷爷是子叔婴齐,父亲是子叔老。

    臧孙纥被害流亡后,以归还封邑为条件,总算保住了臧氏家族宗祠。此时的宗主为臧孙为,大司寇。

    曾经的鲁国贤臣臧孙纥后来老死于齐国,死后获谥号武,人称臧武仲。

    在卿级班子中,子叔弓和臧孙为绝对不是决策者,而是三桓决策后的执行者。

    反正今后鲁国是三桓的天下,新君立谁,当然是三桓的事。而三桓的最终拍板权,当然是实力最强大的季氏家族宗主季孙宿。

    季孙宿早就有了人选。

    早在鲁襄公病重时,季孙宿就高调地将公子野带到自已家里。

    公子野,鲁襄公其中一个叫敬媿的嫔妾所生之子。

    季孙宿此举,就是给所有鲁国人一个明确的信号:公子野将是未来的鲁国国君。

    敬媿是来自胡国的公族女子,胡国是一个弱小得根本不起眼的东夷小国。

    我们在讲郑国时,已经把胡国给讲死了,因为郑庄公灭了胡国。

    但那个胡国可能是周武王分封的姬姓胡国,与这个媿姓胡国不是同一个。

    与鲁国联姻的这个胡国,是媿姓胡国。

    春秋时期,诸侯国名真的很复杂,单说胡国吧,有出现在郑庄公时代的姬姓胡国,也有出现在鲁襄公时代的媿姓胡国。

    后来,还有一个出现在楚昭王时代的南方胡国。

    这些我们暂时不去探究了,至少诸侯国被灭再复国的情况在春秋是普遍存在的。

    但能够与最讲礼仪的鲁国联姻,根据同姓不婚的原则,相信这个胡国不可能是被灭掉的那个姬姓胡国又活了过来,而是另外一个东夷小国,媿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