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363章 叹为观止(3/5)

第363章 叹为观止(3/5)

道这是什么诗歌,从这三首诗歌中联想到当时大周王朝所处的危难境地,赞扬了在这两次大周王朝内乱中取得伟大功业的卫康叔、卫武公。

    根据史料记载,这一次,季札几乎将诗经三部分《风》、《雅》、《颂》经典诗篇都欣赏了个遍。

    说欣赏是好听的,讲难听一点的,是接受了考验。

    要知道,单单是《风》,就有《王风》、《郑风》、《齐风》、《豳风》、《秦风》、《唐风》、《魏风》、《陈风》、《桧风》、《曹风》等,再加上《小雅》、《大雅》各诗歌,还有《颂》里的周颂、商颂和鲁颂等,总共有三百多篇哩。

    我们曾熟悉的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其实在春秋,真正厉害的文人墨客,应该是熟读过诗经三百首的!

    所以,如叔孙豹、赵武等贤良卿大夫,在各种外交场合上,对诗经里面的相关诗歌,随手掂来,运用恰到好处,给人以儒雅印象。

    《诗经》的内容太丰富了,这是一部巨着,涵盖了劳动、爱情、战争、徭役、压迫、反抗、风俗、婚姻、祭祖、宴会、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春秋之前大周王朝时代社会生活的浓缩。

    要精通诗经,真心不容易。

    而鲁国难道就一首首都让季札欣赏了?或者说,季札就真的不厌其烦坐而论道?

    史料记录了很多很多季札对相关诗歌的评价和感悟,这里我们也不一一细表了。

    而且,季札也并非是全部都予以评价,如《桧风》和《曹风》,季札只是皱了皱眉,也许他没听出来这是反映哪个国家的诗歌,也许他对这种弱小国家不屑评价。

    季札的知识之渊博,当然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读史的我们纳闷的是,难道季札先生就一直坐着由鲁国人一首诗歌一首诗歌的吟唱下去,然后逐一作评价,谈感悟?

    包括诗歌一关过了后,接下来还的乐舞表演。

    据说,鲁国人搬出了周代的乐舞。

    于是季札欣赏到了用以歌颂周文王的音乐,具体就是以奏箫作为配乐的象舞以及以南方的乐曲作为配乐的龠舞后,感叹道:“这些乐舞,真的很美,只是有所遗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