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继续《沙丘》拍摄(1/3)
古旋风脱去西服,换上休闲装,戴着棒球帽,站在片场望着大屏幕里面的模拟映像思索起来。
“沙虫形象不能太血腥,是沙漠守护神,而不是杀戮者。”
他向一旁的技术团队下达了修改沙虫形象的方案。
沙虫,这种栖息于阿拉基斯星球沙漠深处的庞然巨物,是弗兰克·赫伯特笔下最具震撼力的创造之一。
它们不仅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更是弗瑞曼人信仰与生存的象征。
在《沙丘》的宇宙中,沙虫的存在超越单纯的生物概念,成为一种融合神话、科技与宗教的复杂意象。
古旋风想把沙虫每次出场都是震撼效果,也是《沙丘》最经典镜头。
意味着保罗·厄崔迪首次目睹沙虫从沙漠深处崛起的场景,需要做出一些调整。
沙虫的首次登场被设计为一场精心编排的视听交响曲。
镜头始于一片死寂的沙漠,广角俯拍下,沙丘的褶皱如同凝固的巨浪,压迫感扑面而来。
汉斯·季默的配乐以低频脉冲铺垫,仿佛大地深处的心跳。
当香料开采机的轰鸣打破寂静时,沙粒开始高频震颤,这一细节源自原着中“沙虫对规律振动的致命敏感”,科学逻辑与艺术夸张在此完美融合。
古旋风以配乐为辅助,进行沉浸式体验,把自己作为观众对镜头的一次检验。
沙丘先是凹陷成旋涡,继而裂缝如闪电般蔓延,而沙虫的血盆大口直至最后一刻才破沙而出。
这种渐进式揭示,既模仿人类面对未知巨物时的心理恐惧,也暗合赫伯特笔下“沙虫即自然之力”的哲学,它不可预测,亦不可抗拒。
调整过的沙虫形象,其环状分布的利齿,表皮如装甲般的鳞片,不见了,改成蝉蛹一般形体,只是能够吞噬一切的庞然身躯。
“可爱的庞然大物,更为受到欢迎,谁说沙虫一定要像怪物一样令人恐惧。”
沙虫直接隐喻厄拉科斯星球的生态闭环,既是香料的生产者,也是人类贪婪的审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