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7章 我给你交个底(1/4)
“所以……俞总此行过来,是准备找我们谈些什么?”常浩南的语气严肃起来。俞丞东也收敛了笑容:“实不相瞒,目前我们5G系统设备,无论是基站还是核心网,以及这款MateSX搭载的5G基带和SOC芯片,其硬件开发和基础软件适配,都已基本完成,进入了最后的量产准备阶段。”“但唯一,也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新一代高制程芯片的产能。”常浩南点头:“之前在未来信息产业大会上面,我听你们芯片业务部门的何鑫何总提到过这个问题……只是他没说太具体的情况”信息产业大会毕竟是个以企业为主题的活动。菊厂不可能把老底全抖落出来。俞丞东掏出一部平板电脑,打开之后,给常浩南展示了一份文档:“三星电子是我们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他们已明确表示,在产能爬坡期,将优先保障其自身GalaxyS系列和网络设备的需求;而另一家主力代工伙伴,TSMC,虽然接下了我们相当一部分订单,态度也较为合作,但他们同时也要满足苹果、高通、英伟达等巨头的庞大需求。”“根据最新的产能分配预估,TSMC能在年底前交付给我们的7nm……哦,按照FinFETPlus工艺计量,应该是30-36nm工艺芯片的数量,乐观估计也只能满足我们初期目标出货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常浩南看了眼电脑屏幕上那个红色的四分之三圆环。旁边是一个连他都难以想象的八位数字。那是缺少的产能数量。“缺口看来很大。”“没错。”俞丞东点头:“如果无法解决,将直接导致我们的5G基站部署进度大幅延迟,手机产品也会严重缺货……这也是我们迟迟不敢和甲方确定具体供货周期的原因。”“所以我这次来,是想请教常院士,基于贵实验室和长光集团共同突破的新型光刻系统技术,其落地和产能爬坡的进度,最快能到什么程度?”面对这种情况,常浩南很想给出一个乐观的答复。但科学和工程的规律不容逾越。“如果以年底为量产目标,那根本不可能。”他直接亮出结论,“光刻机毕竟是相当复杂的大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赶在年底之前量产,更何况就算把设备交付给华芯国际,他们也需要时间组织生产和提高产能。”但俞丞东却并未表现出失望。“不,节点不是年底。”他划过平板电脑的屏幕,展示了另外一份报表,“无论是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