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1章 乔治城的密谋(改出来了)(2/4)
我们也不是真的想要和华夏完全脱钩,毕竟很多企业都还需要他们的市场,生产基地也有不少在那边。”科恩此时回头按下翻页笔,屏幕上转而显示出了一个方案:“我们的策略是以技术封锁为筹码,施压迫使其让步,而最终目标则是,达成一个稳定的、对我们有利的规则框架!”对面三名议员仍然维持着刚才的姿势。但眼神和表情却显示出,他们已经开始感兴趣了。科恩见状,再一次切换画面。“这个框架类似于当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只不过是在通讯、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科技领域……按照技术实力、市场规模和历史贡献,明确划分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专利池和标准必要专利(SEP)中的份额上限。”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饼状图:“按照初步构想,一个合理的比例是:华夏: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独联体=4:4:3:2:1:1。”另一名年轻些的参议员马克·弗林突然插话:“那么……其他国家呢?”科恩直接笑了。“和华盛顿海军条约一样。”他颇为随意地回答道,“其他国家不做限制。”弗林也反应了过来。这个份额里面连声量已经不大的独联体都已经考虑在内,除此之外的国家都完全是路边一条。除非有外星人来帮忙,否则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而且也更有利于他们在后面做手脚。确定没有其它问题后,科恩继续解释道:“这个比例,充分考虑了华夏当前的市场规模和发展势头,给予他们和我们相同的最高档次份额。”“同时,也稳固了传统盟友日本、欧盟和韩国的利益,韩国和独联体则可以作为重要补充。”“这样,我们的总份额达到10或者至少是8,占据绝对多数和主导权,而华夏被限制在4,最多也不可能超过7,无法形成垄断。”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这个方案显然更加有操作性。既给了华夏足够大的蛋糕,让他们有动力坐下来谈判,同时又通过法律化的条约框架,确保己方的长期优势。“听起来……似乎可行。”弗林议员眼中闪过一丝意动,“给他们一个体面的份额换取长久的规则稳定,比直接对抗的风险小得多。”钱伯斯议员却依旧有些顾虑:“想法有吸引力……但关键在于,华夏会接受吗?这等于让他们主动戴上枷锁。”“而且,谈判过程可能会相当漫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技术发展不会停滞。如果他们拒绝,或者谈判破裂,我们怎么办?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