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新的预警机平台?(3/4)
“而且,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未必要局限在战场上,就像刚才说的4000个节点,哪怕对于一家工厂来说,只要不是特别复杂的类型,也足够精细化控制到每个操作节点了。”“这样的工厂……岂不是根本不需要人了?”郭林微微瞪大双眼。“理论上是这样……”常浩南点点头。在他重生前那会,其实黑灯工厂已经不算是特别罕见的玩意了。只不过对于21世纪初的人来说,听上去多少有些梦幻。而且要是脑补一下空无一人的厂房却在热火朝天地维持生产……好像还有点瘆得慌。因此,常浩南还是决定先回归现实:“当然,这些都是通信原理层面的东西,就算构建完成,真要想实现的话,还是得提供硬件层面的保障。”“理论再先进,要是连装了数据链的飞机,或者带宽足够的通信卫星都没有,那也只能是抓瞎……”不过,郭林好像还沉浸在刚才关于无人工厂的想象当中,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直到几秒钟后,才深吸一口气,接着点点头:“确实……就像美国人这次,其实也是出动了四十多架预警机,才实现这样的指挥效果……”他说着转头望向正在总装车间接受例行维护的那架空警2000原型机。尽管量产型的载机平台将实现国产,但是对于所有军兵种都嗷嗷叫地等着换装的解放军来说,成本还是有点太高了。很多时候,数量本身也是一种质量。“美国人出动的也不都是E3,里面有一半都是体量比较小的E2C……”常浩南坐回到椅子上:“大家的思路其实差不多,都是高低搭配,只不过美国舰载航空兵的规模足够大,所以这里面‘低’的部分可以全都交给海军的E2C了,而空军只需要运营战略级别的E3,看上去要简洁很多,而我们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这么大规模的舰载机,所以空军需要同时装备高低两种型号……”“……”这一番话,就有些宽慰郭林的意思在了。因为即便是层级相对较低的空警200,在华夏的装备数量也比较少——到现在为止,算上后来改成量产机的那架原型机,也只不过是海军航空兵和空军航空兵各一架而已。并且,在最初一段时间的惊喜过后,两个军种后续表现出的采购欲望也都不是很强烈这就不光是成本问题了。实际上,无论是作为用户的甲方,还是给飞机做出总体设计的常浩南,对于空警200都不是很满意。主要是载机不满意。虽然运8三类平台在安全性上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