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国际数学家大会(3/4)
然手头项目众多,但也不至于真的忙到脚不沾地。之所以在证明庞加莱猜想后光速隐遁,很大程度上也是有意想要降低自己在数学界当中的存在感——理论研究和工程研究不太一样,有些时候就是需要独自一人的。……小圈子范围内的讨论也并没能持续太长时间。随着时间愈发接近开幕,身为大会主席的吴闻俊需要准备登台致辞,率先离开了观众席。不久之后,一众从住处集体赶来的国外数学大佬们,也陆陆续续走进会场。虽然能马上认出常浩南的人不多,但陈省深和丘成同两位毕竟相当知名。而只要走到近处,就不难顺理成章地推断出前者的身份。所以在接下来很短的时间里,常浩南就走马观花地认识了很多人……准确来说,很多大神——格尔德·法尔廷斯、皮埃尔·德利涅、查尔斯·费夫曼……都是在各自领域有开创性质的前辈大佬。马克西姆·孔采维奇、安德鲁·怀尔斯、理查德·汉密尔顿、爱德华·威滕……这些,则是最早在arXiv上发现,或者后来被叫过去审核那篇论文的。还有洛朗·拉佛阁、符拉基米尔·弗沃特斯基、文德林·维尔纳,当然,还有佩雷尔曼……和常浩南同为本届菲奖的热门候选人——尽管菲奖的具体人选,以及受提名人选在颁奖前都是绝对保密,但对于本就不大的顶尖数学圈子来说,想要猜到一个大致范围,其实并不困难。无非最终获奖者是谁,以及数量多寡的问题而已。基本上,所有人都认同常浩南和佩雷尔曼肯定能够获奖。但是不是在这一届,其实还有些争议。毕竟,菲奖在颁发的时候,除了成就以外,也会从人情层面考虑授予者的年龄。原则上,获奖者的年龄不能超过40岁。所以评选委员会有时会更倾向于授予36-39岁的数学家。因此还是有不少人对自己抱有期待,认为这一届也会参照惯例,优先发给那些“错过去就来不及”的被提名者。当然,佩雷尔曼今年也正好36岁。但既然说了是原则上,那就意味着可以打破原则。比如98年的安德鲁·怀尔斯。不仅是45岁获奖,甚至还在当年硬生生多挤出来了一个名额。而庞加莱猜想,显然值得委员会再打破一次原则。那么佩雷尔曼即便在下一届的2006年获奖也很正常。至于常浩南……按照周岁来算的话,甚至才26岁而已。好在,顶尖数学家们不说私下如何,至少面子上都还算体面。哪怕是菲奖,也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