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一千两百五十六章 大风!大风!(两更合一更)(2/8)

一千两百五十六章 大风!大风!(两更合一更)(2/8)

天下后继无人?”

    王珪道:“士风都是如此,固然是佳。但如此激昂之下,朝廷如何能与辽议和?”

    其实自庆历兴学起,朝廷鼓励甚至强制地方设立州学县学,范仲淹就意识到要用学生这个阶层,来打破政堂上闷闷守旧的风气。

    而王安石熙宁兴学,改革太学学制将太学生扩招至两千四百人,再到另一个时空历史上蔡京的崇宁兴学,都有这个打算。

    章越也是这般。

    设立太学,州学,县学三级体系,这也是崇宁兴学的内容,蔡京通过章越,提前地拿出这个方案,将原先州学生县学生的阶层,都纳入太学生的体系来。

    县学生优异者入州学,州学生优异者入太学生。

    其中一半的名额必须三代以上无官身的寒门。

    除此之外,章越还开辟了一条,武将入士的途径。

    以后的武学,不再是士出为武将,而是武将入士,作为后世军校一般的存在。

    因此隐晦就有一条线,就是太学生中的武学生出仕为武将,再通过武将身份再进入武学,最后跻身高官。

    这两个手段都可以壮大‘士’这个阶层。

    加上钱乙所办的医学生,章越还打算从商人,工匠,农人中选‘士’。

    王珪从中看到了担心,章越则从中看到了希望,这是二人角度不同的缘故。

    而‘士’这个阶层是,永远是社会中最有理想,最有抱负,最有献身精神的阶层。

    历史上的六贼,就是太学生陈东上疏被打倒的。最后陈东也杀身成仁。

    一个组织要不断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才能继续革新进步。。

    之前太学生们大举反对对辽国议和,不惜血谏,连天子和皇太后也动容改变了初衷。这一次王珪担心与辽国议和,太学生再次出来捣乱。

    王珪认为是章越本人是幕后推手,拿出中书侍郎的筹码,让他配合。

    不过这舆论之事,章越也只能因势利导,根本无法逆转。

    王珪道:“度之,老夫读范文正公的《南京书院题名记》及王荆公的《慈溪县学记》,皆言明天下政教之法,当以导引归流为先。”

    “这些学生则既是能明道理,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