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战凉州(2/6)
,譬如汉人的米饭确是要比干酪好吃。不过现在仁多崖丁察觉怕是连糙米饭也要吃不起了。因为预见到凉州要被宋军攻打,所以仁多崖丁已提前准备这一战,并在凉州城内深挖窖藏储备军粮,以防止宋军困城。但没料到之前宋军南路温溪心和王赡部抵达时。因宋军之前的劣迹,导致凉州附近的部族担心遭到宋军的屠戮,从四面八方地涌入凉州城中。甚至宋军也是有意为之,专门从四面驱赶老弱妇孺的部民进入凉州城,至于青壮则拘住,逼迫附近的部民全部逃入凉州城。这些部民都是人心惶惶,进城之后衣食无着,纪律又差,令仁多崖丁不得不派兵镇压。这十几万新添的老弱妇孺消耗着城内的存粮,但在守城战中派上用途却非常有限。眼下凉州粮食不够,而如此手段,令仁多崖丁隐隐心惊。宋军何时为达目的,竟也如此不折手段了。……西路和中路两路宋军会师凉州城下后。众将云集。李浩,王文郁二位熙河路中最负盛名的大将,虽不在此处,却另有重用。王文郁坐镇卓啰城和盖朱城一线,随时支援凉州或东路军。而李浩本是坐镇兰州,策应两路。但二十几万大军会师后,又粮草不继,范育调令李浩率一万人,三万刚返回的民役,押运粮草正赶往凉州城下。两路大军会师,本是件可喜之事,不过帐内气氛有些凝重。帐内大将即有分属东西两路大军阵营,又有番汉两路派系,还有文臣武将之别。其实军队中比文官之中派系更复杂,山头主义盛行。番将与汉将间言语不通,利益之争的隔阂存在。因此从一开始会师的愉快后,立即就进入了暗流涌动的阶段。起身议论事的是赵济。赵济出身官宦世家,他祖父赵贺,父亲赵宗道都是一时名臣。赵宗道与韩琦还都是崔立的女婿。赵济作为衙内三代,却是新党大将。当年他在巡查时发现富弼推行青苗法不利,当时上疏弹劾,导致对方最后致仕。赵济现任秦凤路转运公事,专门负责王赡西路军的粮草转运之事。新党的官员一般能力格外出众,赵济也不例外。这一次西路军北进,于粮草安排上,他计算得恰到好处,既最大的节约了民役,同时也保障了大军的供给。现在两军聚议。赵济道:“如今大军已是齐聚,当尽快将随军民役放归,否则在此消耗粮草,不出十日即将粮草耗尽。”没错,运输粮草的民役自己也要吃粮。赵济继续道:“泾原路经略使沈存中曾算过一笔账,大军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