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君臣默契(2/3)
河路进取,你有今日?一直与章惇走得那么近,今日才知谁是庙堂上一言九鼎的人?章越对章楶道:“软竹易弯,却久折不断。”“质夫,人没有时时如意之境,明珠也有蒙尘之时,此刻唯有练心,待东山再起!”章楶闻言低头,天子不喜欢他,他是心知肚明的。只要天子在位一日,他便没有出头的机会。章楶苦笑道:“若真有这一天,怕我也是连马都上不了了。”章越按住章楶的手道:“质夫,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人的境遇,除了老天,又有谁知道呢?”章楶听章越之语,默然点头。……次日,王珪与章越一并入殿大起居。章越正欲和王珪解释昨日没邀他贺捷之事。哪知王珪却主动告诉自己,昨日身体不适故没有参与。章越微微笑着坐下,王珪道:“集贤,你是仆之门生,你他日若能平西,老夫也有一份功劳在焉。”章越见王珪如此说话,他也就释然。王珪家族在交引所里买空买空之事,章越并非一无所知。当然以王珪之警惕,多半知道了自己有所察觉。二人点点头,你知我知便是。官场上本来公正威严的官员,一旦开始徇财了,底线便没了,对下也便放得宽纵了。所谓公生明,廉生威倒是实话。二人入殿后,官家升座。今日的天子神采奕奕,询问兰州事宜,因具体军报还在路上。章越出班即道:“陛下,从庆历以来,朝廷便有三冗之弊,也就是冗官冗费冗兵,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去冗,减费,裁官之议。”“要朝廷去冗,以达简政清官之要!”“但此事都是一拖再拖,若不趁此有为之,痛下决心,必将又复‘天子临朝太息于上,公卿士大夫咨嗟哀叹发愤于下,不知几年’之局。”殿上百官闻言后,长长的帽翅上下摇动。临朝御史不免审视,看看官员有无交头接耳。这兰州大捷贺捷刚下,本是议定封赏的时候,章越便紧接着抛出了‘简政清官’的方案。下首王珪、蔡确、冯京都有些愕然,这么大的事情,章越从未与他们商量过。但是从昨晚大庆殿上,章越那一番言语,其实可以猜出对方要大动干戈了。这也符合章越一贯的作风,得势之后不饶人,一旦占据上风便不依不饶地穷追猛打。“陛下,臣以为兰州之捷方定,朝廷正应全面对党项用兵,西取凉甘,东取定难五州,最后再会师灵夏,毕其功于一役!”“其余之事皆在其后。”众人视之,出面反对章越的,正是章惇。章惇果然站出来反对章越,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