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事(2/3)
方才章越的诗方出时,众人仔细品味,还说不出一个好坏时,此刻随着几个人率先点评,或者是抛玉引砖后,众人也开始对此诗表一二意见。也有人道:“太张扬了,如此对少年人而道,不是件好事,以后必锋芒毕露了。”旁人则笑道:“过虑了,此乃扬名之诗,似陈子昂砸千金琴。口气不大,不可以动人。”“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但也太狂妄了,人间万姓仰头看,不仅寻常平头百姓要仰望也罢了,连我等也要么?”“哈哈,也是,说到底,此人是谁?”“听说是章子平的族亲,章子厚的季弟。”“难怪,难怪,原来是名家子弟。”“听闻方入太学,方从九经科至进士科,因此学诗未久。”“原来如此,浦城章氏已有一个状元,一个府元,以此人之才,看来下一科又要多一元了。”“不如我等去结识一二。”等待数人来到章越的座位时,却见人已不在。一人问婢女道:“这位章三郎去哪了?”那婢女不好意思地道:“这位郎君出恭去了。”“出恭?”众人目瞪口呆,也就是方才那一番的议论,他都没有听见。“何时去出恭的?”婢女想了想手指得台上的章惇言道:“就是方才此人点评此诗前,即去出恭了。”众人闻此不由一愣,脸上露出了似笑非笑的表情。宴席散了后,众士子各自返家。吴安诗,吴安持二人则拿着一叠笺纸来到吴充李氏屋子。吴充果然还未安歇,他拿起这些笺纸对两个儿子道:“将今晚宴席上的事大略说一说。”其实今日宴席上,除了刘几,章越,还有五六个还未婚配的年轻士子。虽不说将汴京未婚才子一网打尽,但这也是两位吴家郎君力所能及的人脉范畴。二人将宴席上的大略说了一说。却见吴充一停,将一张笺纸递来问道:“这麻文琪是何人?”吴安诗解释了一番,吴充即放在一旁。吴充又道:“章子平,章子厚,黄通叟三人才最高,即便是应酬唱和之作,也远胜于他人。”“至于这刘几道则逊之一筹,还有这首却无人署名,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吴充则微微一笑。“爹爹,此乃章三郎所作,你以为如何?”吴充反问道:“你们如何看?”吴安诗道:“可知野心勃勃之辈。在场诗作都是唱和,或颂太平气象,或叙同契之情,或感阴晴别离,唯独他一人之诗如此。”吴安持道:“哥哥所言极是,我也以为如此。不过野心至此,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