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抢先(2/7)
吏部主管官员升迁、考核等重要事项,有意皇位的人看着也难以不动拉拢的心思。
双方试探过后,达成了意向。
只是,世事变化万千,青皇迟迟未立庆王为储君。
一届妃嫔都能看出来的事,身在吏部的郑勉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既然如此,深谙局势的吏部肱骨,在转换阵营一事上,可能就没有原先那么坚决了。
但是,有些船,上去容易,下去难。
这种事情,尤其局势也愈发失利,另一方怎会让他说退就退,必定也要做点事情,好让他知道,既已上船,他已没有权力倒来倒去。
可惜,此人的手段,终是比不过青皇。
她筹谋之事,没有成功,还将自己、儿子以及娘家陷入了危局。
这种时候,就算她将责任全部担下来,庆王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庆王若是放弃名声,保下自己的母亲,反而更易让人相信这件事真的不是他所谋。青皇就算心知肚明,可能也会因他是出自孝义而心软,愿意让大事化小。
郑勉老谋深算, 做事谨慎,没有留下把柄。
可是, 若是庆王那边没了希望,对方有心咬他,郑家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庆王想要大事化小,放过了郑家,郑勉必定也得知趣,不会落井下石。
如此一来,郑勉与整个郑家看上去不仅做到了明哲保身,还因识趣提出退婚,让皇家成为了理亏的一方。
只不过,这种事情就算没有证据,也不可能完全瞒过青皇的眼睛。
因此,他特意成全了庆王这个儿子,将郑家的女儿指入了庆王府。
郑家退了皇家的婚约,青皇若是不发话,郑家这个女儿日后恐难婚配。
西山观的事情一出,若是传出去,这人就更不用想嫁了。
庆王已有正妃,愿意以侧妃待之,对郑家来说,已是好事。即使郑勉清楚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庆王成为储君的希望更小了,他既然做了一次聪明人,就必须再聪明一次,依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