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公开的“观其气节”(2/7)
利,才气逼人;再一为沈在礼,国子监教授,教化有道,礼义兼通。”
朱标笔走如飞:“可。即日起,将三人召至东宫。”
韩思语看着那纸上名字一一落笔,只觉心跳如擂。
朱瀚在王府书房内独酌,窗外竹影婆娑。
王延匆匆而入,躬身道:“殿下,太子今日在偏殿召罗文端,并设议案三条:
一曰重开讲堂,东宫设策; 二曰修律条,凡新进宫臣皆须宣读三章;三曰设新坊以教少年,书习礼仪法度。”
朱瀚捻杯一顿,缓缓道:“他已开始定章程了。”
“殿下不拦?”
朱瀚笑了:“我若拦他,便错了。当初扶他,不是为让他做一尊太平太子,而是让他做一位真太子。”
“可若东宫之强过盛,朝中必疑。”
“疑,就让他们疑。”朱瀚缓缓起身,负手而立,
“我们若要扶太子,就不能扶一个只会点头的木偶。东宫要强,要刚,要锐。只有这样,才能压住那些人的喉咙。”
“你去备几份折子,孤亲自写,明日上殿。”
“写什么?”
朱瀚嘴角露出一抹冷意:“举荐三人入东宫——贾永清、林士澄、沈在礼。”
王延一震:“这是为太子出力了。”
“不,只是顺水推舟。”朱瀚悠悠道,“他若能撑船,我便为他布风。若撑不起,那这船也只能沉。”
窗外风过,竹林呼啸如歌。
朱标身着素锦袍,步入讲舍。
无丝竹声,无仪仗随,只一人、一卷、一道眼神,已令讲舍落针可闻。
他并不坐主案,而是走至众人前,缓缓启口:
“诸位皆为我东宫所择之才,或自寒门,或出士林,入我东宫,非为享福,而是负重。”
他抬眼一扫,在林士澄等人面前顿了一下,续道:
“此《新政十议》,乃我与罗文端、三位先生夜以继日共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