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民生百态,备受拥戴(4/6)
感愧疚。”
朱瀚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殿下,体恤民情,非一日之功。我们今日所见,只是冰山一角。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点一滴地改善,终能汇聚成海,带来实质性的变化。”
两人正说着,一位年迈的村民缓缓走来,他佝偻着背,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二位公子,老朽有个不情之请。”他颤巍巍地说道。
朱瀚连忙上前扶住老人,温和地问道:“老人家,您请说,我们定当尽力相助。”
老人犹豫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老朽家中有个孙子,自幼聪明伶俐,却因家境贫寒,无法上学堂。老朽斗胆请求,二位公子能否帮忙引荐,让他有机会读书识字?”
朱瀚闻言,心中一酸。“老人家,您放心,我们定会向陛下禀报此事,争取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同时,我们也会尽力寻找资助,帮助您的孙子入学。”
老人听后,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鞠躬:“多谢二位公子,多谢朝廷的大恩大德!老朽代表全村的孩子,给您磕头了!”
朱瀚连忙扶住老人,诚恳地说:“老人家,您不必如此。我们是大明的子民,为百姓谋福祉,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这时,茶馆内走出一位中年妇人,她手中提着一只竹篮,里面装满了自家种的蔬菜。“二位公子,听说你们是来帮我们的,我特地摘了些新鲜蔬菜,请你们一定要收下。”
朱瀚微笑着接过竹篮,感激地说:“大嫂,您的心意我们领了。但这些蔬菜您还是留着自家吃吧,我们此行带了足够的干粮。”
妇人摇了摇头,坚持道:“公子,你们远道而来,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怎么能没有一点表示呢?这些蔬菜虽不值钱,却是我们的一片心意。”
朱瀚见状,也不再推辞,温言谢过妇人,并承诺会将这里的每一份善意都带回朝廷,让陛下知晓。
夜幕降临,朱瀚与朱标在村民们的感激与不舍中告别了这座小村庄。他们踏上归途,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坚定。
次日清晨,两人继续踏上微服私访的旅程。他们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