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大明的战争债券【求全定】(2/7)
正确性。
“刚才李刘等诸位说的这些个国策,好是非常的好,但却是有一个地方没有考虑到!”朱瀚缓缓的说道。
“不知道老李哪个地方没有考虑到?”
“还请你英王殿下示下?”
李善长和刘伯温立刻如同小学生一般恭敬的向朱瀚询问。
“七五,你也快说说,你到底是哪里呀?”老哥朱元璋也立刻问道。
十几个人刚才商量了好几个时辰,制定的国策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纰漏呀。
朱瀚微微一摇头,“这国策制定的实在是太好了,可以说是详细到,每一个县令只需要按照朝廷的公文去执行就好!”
大明皇帝与内阁制定的国策,其执行细则自然不可能具体到每一个官员,能够达到限定这个级别就已经算是非常的详细。
“制定的细则越详尽,岂不就是越好吗?”老哥朱元璋有些疑惑道。
“好是好,但是干的活实在是太多了,这还仅仅是一个县令一年到头的任务,就足够让一个七品县令忙得脚不沾地儿,而具体实施的时候这些限定肯定要把任务分给下面的官吏,这些人具体干起来肯定更多更杂,自然也就更辛苦更劳累!”朱瀚缓缓的说道。
“官员俸禄,民脂民膏,拿了朝廷的俸禄,他们当然要多干些活,让他们吃闲饭,那可是对不起天下百姓!”老哥朱元璋认真的说道。
对于这个说法,朱瀚可并不意外。
历史上的朱元璋可是出了名的,对官员严苛抠门,明朝初年的许多官员因为不敢贪污受贿,紧紧依靠朝廷的俸禄,许多时候连家庭温饱都难以维持,还必须要让自己的家族接济粮食钱财,才能够在外地当官时候维持生活。
可以想见明朝初年的官员俸禄是多么的低。
但人心自古都是利己,朝廷想要用少的俸禄,让官员们当牛做马,那些能考中科举当上官员的人可没有一个是傻子。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各种各样的花式孝敬漂没等贪污手段就一一展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