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诸葛来信(2/4)
城寒夜奔袭之凌冽,与诸葛亮一别,竟过了三月之久。
信末附了张草图,宛城谯楼飞檐初具规模,城下良田阡陌纵横,一幅军民合筑的盛景。
“鉴于此,更有一事需与当之相商”,信中笔锋一转,“南阳旧制,郡吏多为豪族世袭,寒门才俊无上进之阶。今新政既行,当趁此良机整肃官制,一则安豪族之心,二则辟寒门之路,方为长治久安之策。”
末尾另附半幅名单,首列 "功曹从事",墨字旁注,力透纸背。
巳时三刻,新野府衙议事堂青烟缭绕。
刘巴来时,身着位青衫,怀抱简牍,衣袂上沾着草屑,见李繁上座,倒头便拜:"巴这几日冥思苦想推行度田,特写《屯田疏》,望于屯田安民有所进益,大人请览阅。"
李繁接过简牍,见其上细绘轮作之法,末段写着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字迹虽显稚嫩,却满是报国热忱。
李繁收好竹简,给刘巴倒上茶:“很好,请坐。”
接近正午,黄忠也被唤回,李繁将诸葛亮的信笺传与刘巴、黄忠。
自从黄忠驻守新野,每天都乐此不疲忙于各种县事。
案上早已备好空白简册,朱砂笔在砚中浸得发亮。黄忠常年习武,手指粗粝,划过竹简,目光停在 "乡啬夫" 一栏:"某清户时,见许多里正仍由豪族家仆充任,百姓敢怒不敢言。若新制能让寒门子弟任职,怕是比开仓放粮更得人心。"
刘巴抚着山羊胡沉吟,抬眼望向李繁:"旧制有 ' 功曹掌选署 ',然多为豪族垄断。今若分曹治事,增设 '“户曹 ” 专理度田,“屯田曹 '”总领垦荒,既合新政所需,又可分豪族之权。只是……南阳世族盘根错节,如阴氏有七代孝廉,邓氏累世二千石,若不稍作妥协,恐生变故。"
望湖别业那天见到李繁,被委以重任起,刘巴就决定留上胡子,他觉得,胡子稳重,更能体现屯田安民决心。
李繁敲敲诸葛亮所列的名单:"孔明已虑及此。你看,功曹仍以孔明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