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演技(2/3)
“老师,进来看看噻。”
“我这儿都是老的,你来看看没得错的。”说话的是一个女老板三十来岁,一脸粉底厚得能抖下灰来。
刘泽只看了一眼,好家伙,一屋子全是青铜器,什么马踏飞燕啊,什么后母戊鼎啊,四羊方尊啊,还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
这还是青铜器,瓷器陶器也不得了,唐三彩,官哥汝定钧一套。
这一类东西,都是国宝,国宝会出现在这种地方吗?答案是显然不会的。
所以只要看到这一类东西,当个笑话就完了。
要是东西是真的,老板进去喝茶的速度,绝对比有人买他东西的速度快。
刘泽走走停停,这一家家的东西,没啥看头,都是“国宝”。
可这并不代表这些“国宝”没有销路,古玩圈子里有那么一批人,专门奔着这些去。
还有个独属于他们的称号“国宝帮”。
这些人只玩“国宝”的,看不起别的东西。
玉器直接子冈玉,翡翠仅选玻璃种帝王绿,瓷器不是成化斗彩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的官窑,再加上传国玉玺,和氏璧之类的,甚至要找九鼎,他们都有。
刘泽倒只是听说,并没有接触过这个圈子的人。古玩这一行玩真的始终是和玩假的的凑不到一起的。
本来他对这地方已经没抱什么希望了,却没想到在一个很小的门面里,看到了点有意思的的东西。
这店里坐着一个四十岁不到微胖的青年,抱着手机,从面相上看格外的腼腆内向。
他店里的东西很杂乱,什么都有,青铜器,瓷器,玉器,手串,古籍,字画,杂七杂八的。
虽然东西杂乱,但可贵的是,都没什么问题。
刘泽敲了敲门,没等回应,直接进到了店里。
这人看向刘泽,也没多招呼,只说了一句,“自己看。”
刘泽点点头,没觉得不被重视什么的,毕竟这才是大多数古玩商面对顾客的态度,要是太热情了,反而有问题。
屋子里东西很多,以杂项为主,架子上,柜子里密密麻麻的摆着。
大可以用那一位冬奥冠军的比喻,“我的眼睛就是尺。”来形容